沒有證據表明三文魚是新冠病毒宿主
專家建議烹飪食物應遵循“食品安全五要點”
□ 本報記者 王 嘉
近日,北京再次出現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到記者發(fā)稿時為止,所有病例均與新發(fā)地農產品批發(fā)市場有直接或間接的流行病學關聯。疫情暴發(fā)初期,相關部門抽檢時從進口三文魚的切割案板中檢測到新冠病毒。消息一出,北京等多地多家超市連夜下架三文魚。“吃三文魚會感染新冠肺炎嗎”“三文魚還能不能吃”等問題開始困擾消費者,并引起廣泛熱議。
6月16日,在北京新冠疫情防控第120場發(fā)布會上,中國疾控中心應急中心副主任、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專家組專家施國慶在答記者問時表示,沒有證據表明三文魚是新冠病毒的宿主或中間宿主?!斑@次新發(fā)地相關的被污染的場所,確實發(fā)現了三文魚有被污染的情況。但進入到污染場所前的三文魚并沒有檢測出新冠肺炎病毒。需要強調的是,食用三文魚或其他食品,都要清洗干凈,進行必要的加工?!笔﹪鴳c說。
施國慶還建議:“不管怎么樣,如果覺得有新冠病毒暴露的風險,或者接觸了可疑的病人或食用了可疑的食品,應當進行健康監(jiān)測和核酸檢測?!?/p>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針對“進口三文魚的切割案板上檢測到新冠病毒”一事也表示,切割三文魚的案板查出病毒陽性不能說明太多問題,病毒有可能來自于污染,比如其他物品的污染,包括工作人員或感染病毒的人在案板前講話、交易時飛沫的噴出,都有可能造成案板污染,因此不能說三文魚就是傳播源頭,這方面沒有直接證據。
“三文魚‘攜帶’冠狀病毒和蝙蝠‘攜帶’冠狀病毒是兩碼事?!敝腥A預防醫(y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常委、科信食品與營養(yǎng)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介紹道,三文魚的“攜帶”準確地說是沾染,是被污染。而蝙蝠的“攜帶”是可以共生的宿主。目前冠狀病毒已知的宿主都是哺乳動物,三文魚體內攜帶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世界衛(wèi)生組織報告也曾指出,目前尚無新冠病毒通過食物傳播的證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曾表示,新冠肺炎并非食源性疾病,也就是說不是吃進去的,其不是食品安全問題。
陳君石建議,在家庭烹飪和餐飲行業(yè)中,要注意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食品安全五要點”,即保持清潔、生熟分開、燒熟煮透、保持安全溫度、清潔的水和食材。
《中國質量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