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8月8日電 (游丹怡)微信公眾號“刷閱讀”的黑色產業(yè)鏈條或面臨嚴肅整治。微信發(fā)布公告稱,8月8日起,微信公眾號后臺文章閱讀數據將剔除機器等非自然閱讀帶來的虛假數據。
艾媒咨詢此前發(fā)布的《2017年中國微信公眾號刷量專題研究報告》顯示,86.2%微信公眾號運營者曾有過刷量行為。在有過刷量行為的營運類微信公眾號中,實際數據量僅為顯示數據量的21.4%,數據水分近八成。
為何運營者紛紛選擇“刷閱讀”造假數據?主要是基于流量變現思維的主導。公眾號的高閱讀量可直接在廣告報價上體現。此外,廣告主也可能在廣告投放后進行刷量行為。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營銷管理系教授費顯政認為,買來的流量其實并不具備太大價值,可能單純是一種吸引資本和市場的數據。
業(yè)內人士認為,部分自媒體依靠“僵尸粉”刷量,最終會影響投資人對自媒體資產的評估,也會影響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這并非微信第一次整治“刷閱讀”。2016年9月27日,微信對獲取公眾號圖文信息的部接口進行升級,部分微信公眾號公開顯示的閱讀數出現“斷崖式下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微信發(fā)布的公告中表示“因統(tǒng)計口徑切換,新的統(tǒng)計數據與歷史數據對比可能會出現一定波動”。業(yè)內人士認為,微信切換統(tǒng)計口徑,把歷史數據囊括其中,或昭示其向“虛假數據”開戰(zhàn)的決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