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上海3月17日電 (記者 陳靜)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完全打亂了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宅”在家里、“零接觸”生活、孩子開啟“空中課堂”模式……這些新變化難免擾人心智,焦慮、緊張不可避免。
如何疏導情緒,積極樂觀地面對疫情,度過這段特殊的時期,成為精神衛(wèi)生領域專家思考的問題。17日,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發(fā)布了《疫情防控市民心理疏導18問》(簡稱“18問”)(第二輯),指導民眾調整“宅”家抗疫的生活,調適復工后的心理,在后疫情時代回歸正常生活的正確心態(tài)。
“最近脾氣暴躁,一點就著,經(jīng)常斥責家人,事后又覺得自己反應過度了,怎么辦?”“家人最近有些放松,經(jīng)常出去逛,還說沒事沒事。我很緊張,該怎么勸他?”一直宅在家里,“宅肥”了,很自卑怎么辦?……“宅”家久了,難免“悶得慌”。
“18問”建議,要學會放松身心,先從認知上正確了解目前的情況,外出時做好防護。在情緒上,可以通過正念練習、冥想訓練等,或是聽聽舒緩的音樂來放松,不要過度緊張。(正念一種是有意識的、不加評判的覺察訓練,旨在與情緒和壓力共處,獲得良好的調控能力。)
如果無法調整情緒,或并無明顯原因地頻繁發(fā)脾氣,則需考慮是否自己過度緊張了。如果這些情況影響到日常生活,并讓你感到痛苦,還伴有失眠等其他癥狀,則需要去咨詢醫(yī)生。
關于“宅肥”,“18問”的回答很是貼心,相信“宅肥”是最近大家共同的經(jīng)歷。請告訴自己長胖是一個比較普遍的事情;嘗試用自己感興趣和擅長的事情轉移注意力,尋找恰當方法適度宣泄情緒,舒緩心理壓力,并倡導積極溝通和交流?!?8問”提倡合理安排生活,開展適當運動。行動力是打破“自卑”的最強工具。
目前,全社會在有序復工復產(chǎn),復工后,壓力大,睡眠質量下降,怎么辦?“18問”建議,睡前洗熱水澡,讓身心放松;在睡前進行放松訓練或冥想練習。專家們倡導民眾,睡前一小時停止高強度腦力活動;不要躺在床上玩手機、看電視;睡前不食用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和飲料,如咖啡、茶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孩子們在家通過“空中課堂”接受知識,這也給復工復產(chǎn)的家長帶來煩惱?!吧瘾F”不歸籠,家長心不安,怎么辦?“18問”勸導家長:眼不見為凈。換個角度想,其實這些真實的場面每天都在學校里上演,只是你沒看見罷了。孩子們一樣在健康茁壯的成長,該學的知識也都沒落下。同時,“18問”教導家長,學會放手。不要總是緊緊地抓住孩子,有時松一點,會發(fā)現(xiàn),原來孩子們完全能成為自己的主人。所以,既然復工,就專注于自己的工作吧。
“18問”還建議在家的“神獸”們,跟同學、老師交流,努力探索上網(wǎng)課、在家學習的“別樣風景”和“意外收獲”。專家們建議孩子們和父母多溝通,勇敢地說出自己的體會和感受;主動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保持寬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