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帶是用來系的
9月中旬,一段發(fā)生在浙江省內高速公路上大客車傾覆的視頻廣為流傳,該事故最終導致1人死亡21人受傷。我在視頻中看到,在大客車高速行駛時,車上攝像頭拍到的乘客無一系安全帶,甚至還走來走去。在客車發(fā)生傾覆的瞬間,車內乘客像失重一樣漂在了客車車廂中。做一個假設,如果車上的乘客系了安全帶,我想死傷的乘客數量應該會減少,因為被固定在座椅上可以避免乘客被甩向傾覆的一側。這個案例是座椅上有安全帶乘客不系,屬于乘客欠缺安全意識。但是我也坐過沒有配備安全帶的客車,還有的是安全帶被座椅套包在了里面,形同虛設。
不過值得欣慰的是,在我乘坐的沒有安全帶的客車上,有幾位乘客還是有主動系安全帶的意識的,發(fā)現車輛沒有配備時,還質問了司機,表達了自己的不滿。雖然車上有些人覺得這像無理取鬧了,但我認為這樣的行為應該支持,對客運企業(yè)采購配備安全帶車型也是一個督促。有了乘客的安全乘車意識,加之車輛硬件的配備,希望日后大客車上的安全帶能夠成為保障乘客生命安全的“生命之帶”。
北京 JOJO
小編:JOJO顯然是喜歡在路上,并很細心的乘客。確實,一項數據顯示,目前在高速公路上,轎車的后排及大客車乘客使用安全帶的比例不到5%,比例相當之低,出現事故時,安全帶往往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希望今后高速交警能夠在查車時,除了超載、疲勞駕駛等,還能夠將系安全帶納入檢查范圍。
新的不一定是好的
在貴刊上期的他世界欄目中,看了以新的甚至是質疑的角度去看汽車新技術的文章,我深有感觸。作為一個車主,我的車從最早的“老三樣”到現在的進口SUV,應該說經歷了汽車上不少新技術的應用。當然,對于喜歡激烈駕駛的我來說,像ESP之類的搭載確實給了我安全保障,但說實話,一些新技術我到車賣掉時也沒怎么用過,而且實現這些功能的零部件一旦壞了,我自己完全沒辦法修理。所以看了這組文章,我想說的是,汽車的發(fā)展離不開新技術,但消費者買車時并不需要迷信銷售宣傳的搭載了多少新技術,重要的還是這些技術本身是否可靠、你是否能夠在開車時用得到。
陜西 汪周
小編:謝謝汪周讀者和我們分享自己的經歷和感受。小編接觸的一些老司機都說,以前車扔在路上了,自己還能修個大概,可是現在由于多種電子設備的搭載和新技術的采用,車一旦拋錨,只能叫拖車。想最大限度避免類似情況出現,除了不迷信新技術,還需要車主及時保養(yǎng)車輛,長途前做好檢查,不能只對愛車的漆有沒有被剮敏感,還得關注它的各項“機能”。
《產品可靠性報告》2012年10月刊